如何做到换位思考
换位思考也是这段时间频繁出现在我反思中的话题。我们具体该如何做到换位思考呢?《黑客与画家》中提到 “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 ‘换位思考’ 的能力有一个好方法,那就是看他怎样向没有技术背景的人解释技术问题”。这也是一个结果,问题是有哪些方式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换位思考的意识呢?
- 先从亲人或特别熟悉的人开始,尝试思考他们一天都在想什么
就类似我写 豆泡日记 一样,亲人在自己身边的时间最多,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她们的举动。可以从他们的喜好、情绪变化以及对事物的看法来思考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与诉求。做到这些貌似很容易,其实执行起来并不简单,难在你时刻需保持理性,不能受他们的情绪感染。但是事情都有一个过程,慢慢做总会适应,并越来越熟练。
- 每当做完一件事,可以试着用不同人的眼光来思考
就拿工作举例,当我完成一个大的项目。我需要思考的是老板如何看,老板的老板如何看,CEO 又如何看。可以发现的是,位置不一样,思考的点可能就不一样,可能一件自己非常看重的东西,到别人眼里或许是可有可无的事情。除了工作,生活中也可以尝试这个方法,结果不重要,过程很重要,我们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以锻炼。
- 每当看到别人的缺点时,都想想自己是否也是或者曾经拥有
很多时候,我会批评甚至是指责周围的人这没做好,那需要提高,但回过头来看自己,自己也没做到这些东西。这样的批评或指责就显得自相矛盾,甚至是不可理喻了。这也说明我没有做到换位思考,如果自己都拿不稳或者没法做到的事情,别人按道理也会遇到阻碍或者问题,努力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重点。
- 多多思考人性,有机会的话多多体验和感知这些人性
人性是复杂的,同样,人性通常也是懒惰和消极的,像《少有人走的路》中讲的,克服人性需要极大的自律和爱。正因如此,我们更应该把他人当作普通人看待,尤其是身边的人,每当他们有成长上的突破,有新的认知,生活变得比之前更积极,都应该为他们感到高兴。而他们没有做到,其实是正常的,并没有什么不对。同时,我们自己也要时刻感知人性当中的懒惰,仔细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就会发现他们无处不在,他们总是让自己选择放弃,让自己趋利避害,让自己没法得到成长和领悟。当我们历练的越多,思考的越多,我们就越能体会别人的难处,不再把那些大道理挂在嘴边。
- 用最善意的方式解释对方的行为
要清楚的是,人人(至少是大部分人)都有一颗想要变好的心,每当别人做出我们不能理解的行为时,都应该从对他们最有利的角度去解释他们的行为。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是这样想的,但这其实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。这样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解,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加了解他们,从而对症下药,给他们提出中肯的意见,让他们变得更好。而且这样下来,当他们感知到了我们的善意,我们提出的建议也更有可能被他们接受。
- 注意观察别人和观察自己的动机的归因
很多时候,当别人没有做好一件事的时候,我们通常会觉得是他不认真或有意为之。而当我们自己没做好一件事的时候,我们往往会找到很多的客观因素。其实,就像是《一句顶一万句》里面说的,一件事里往往藏着另一件事,而另一件事又会牵扯出其他的事,从一件事到另一件事中间拐着好几道弯。比如,我们看到一个外卖小哥闯红灯就得出他没素质的结论,那也许他正在送的单快要到时间了,今天的饭钱都没了;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在大声喊叫就得出结论这小孩没有教养,或许他家真的有什么紧急的事情;每当看到新闻里面提到诈骗或犯罪屡次出现,我们就会认为警察没有尽到责任,殊不知其实是犯罪分子太狡猾。
在没有了解清楚情况和别人的背景前,不要急着给一件事或一个人下定论,要知道很多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,一件看似不光彩的事的背后藏着诸多的不得已,换做是我们,我们也得这样做。只有这样去思考问题,我们才有可能做到换位思考,去更加理解他人。